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社会活动

你知道胰岛素针头反复使用的危害吗?

阅读次数:10915 编辑: 内分泌科 茹燕 发布时间:2024-10-29
[字体:  ]

 

 

 

 图片1.png

   很多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所以家中常备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注射针头。但有一部分患者为了降低注射成本,会将一次性胰岛素注射针头重复使用。其实重复使用针头,最终都会导致整体治疗费用的增加。
1.反复使用针头到底有哪些危害?

   针头堵塞:使用过的针头针管内会有残留的胰岛素结晶,反复使用会堵塞针头,影响下一次注射。

   导致皮下组织增生或硬结:重复使用变形的针头会造成皮下组织的微型创伤,时间长了会导致皮下脂肪硬结的产生。硬结会导致胰岛素的吸收率下降、吸收时间延长,控制血糖的难度也会加大。断针的几率增加:一次性胰岛素笔用针头非常细,目的是减轻注射时的疼痛。重复使用的针头韧性和强度降低,针尖起毛刺、弯曲等,拔出不利索,容易折断。而折断的针头会在人体内游走,不易取出,威胁患者健康。

   增加注射疼痛:人眼是没有办法分清楚新针头和重复使用后针头的区别,可是在高倍显微镜下,重复使用后的针头就会原形毕露。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未使用的针头非常光滑,使用了1次后针头已经发毛,使用6次后针尖已严重弯曲变形,出现毛刺、倒钩等,这会导致注射部位出血、擦伤及疼痛加剧。注射部位感染:针头重复使用后,空气中和针尖上的细菌可通过针管进入笔芯,既污染了药液,也增加了局部感染的风险。为避免感染,许多患者使用酒精消毒针头,但这样做会破坏针头表面的保护膜,而保护膜的作用是润滑,被破坏会增加注射疼痛。影响胰岛素的注射剂量:重复使用针头时,患者通常会在注射后不卸下针头,当胰岛素笔存放的温度差过大时,热胀冷缩的效应会导致胰岛素的外漏或空气进入胰岛素笔芯中,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正是因为重复使用针头的危害很多,所以建议不重复使用针头,尽量一次一换。一次性针头使用完,丢弃并不是浪费,而是在降低针头可能对自己造成损伤的一种风险。

 

    2.胰岛素笔用针头的选择

    糖尿病药物注射的目标是将药物可靠地输送至皮下组织内,确保无漏液、无不适。选择合适的针头长度是关键,目前临床常用的针头型号:4mm、5mm、6mm、8mm、12.7mm均代表针头的长短。而针的粗细由字母「G」和一个数字标记出来,G之前的数字越大意味着针越细。例如32G针的直径约为0.23mm,而31G针的直径为0.25mm。选择针头长度要个体化,考虑到自身的体形、胰岛素类型和生理特点。尽量选择短针头(4~6mm),通常针头越短越安全,耐受性越好。针头长度越长,注射部位发生肌肉注射的风险越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