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院文化 / 天使风采

病房里的那些事

阅读次数:2318 发布时间:2015-09-01
[字体:  ]

伟大的父爱

他这次是以“继发性癫痫、肺部感染”第4次入住我科的,每次都是父亲陪伴他来的。

患者原来是我的同事,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县医院从事网络管理工作,技术能手。当时村里人是多么羡慕啊!父母也为之骄傲。可是防不胜防的一场车祸灾难降临到他,经急救手术治疗,慢慢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左侧颞叶部深深深凹陷(因当时是做去骨瓣减压术的)下去,两眼呆滞无神,不会说话,不能站立,大小便解在床上,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

厚道善良的父亲今年66岁,看上去像是76岁,四年前的一头黑发,如今已变成满头白发。照顾儿子整整四年了。对父亲来讲,不光是整日24小时的体力消耗精心呵护:翻身拍背、喂饭喂水、料理大小便、洗头擦身、泡脚洗脸、修剪指甲、理发剃胡须、肢体按摩、还不时要用毛巾擦净顺着嘴边流下的口水‥…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煎熬,精神上的创伤啊!

每次我走进病房,看见父亲从来没有空闲着,不是将自己的脸贴在儿子嘴巴上疼爱有加,引导说话,就是守候在床边双手紧握儿子的手不停地按摩。当听到儿子病情好转时就欣喜若狂,听到儿子检查结果没有好转时就一声叹息!我注意到每当父亲面朝儿子时总是满脸微笑,可是脸一背过去却是满脸泪水。每天都是将最好的喂给儿子吃,自己有时就着开水吃冷馒头。父亲他每次给儿子喂食时,儿子的嘴巴就是不张开,他就耐心地叫唤儿子,轻轻将勺子从口角边塞进去,只有当满嘴食物包不住时才知道往下咽,在咽的过程中又不时地从嘴角边龇出来很多食物,父亲就耐心地用勺子刮起来再慢慢地喂,直到所定量的食物喂完。从没有听到父亲对儿子埋怨过或大声呵斥过一句,即便再苦再累。

真实的女人

女人四十多岁,皮肤黝黑,高大壮实,说话干脆利落。她是上街购买小鸡饲料,走在回家路上不幸被一辆疾速的奔驰小轿车撞到在地的,当时女人什么都不知道,有良心的肇事司机小李急忙抱起女人急送医院就诊:挂急诊、做头颅CT检查,结果暂未发现异常,只是右肘部皮肤擦伤,但小李还是不放心,要求住院观察,医生同意,护士安排床位,一切就绪,这时女人渐渐清醒,睁开了眼睛,连忙做起,便惊讶地问到:我怎么睡在医院的病床上?站在一旁的小李耐心告知一切,听后,女人不但没有责备,反而操着响亮的声音说:“你又不是故意的,说明我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我不需要住院,我马上回家,我家里还养着几十只小鸡等着我的饲料吃呢”。小李耐心劝说,便掏出手机欲给女人家里打电话,女人拒绝,小李无奈,忙掏出三千元塞给女人并歉意地说:“大姐,真是对不起,这点钱请您收下,算是我的一点心意吧。”女人连忙推开,果断地说:“我一分钱都不会要的,你又没有伤到我什么,我能收下你的钱吗?希望你以后开车要注意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你赶紧把我装的小鸡饲料袋子拿给我”说着起身便大步走出病房大门……望着女人远去的背影,我在领悟:什么叫真、善、美。

长寿的秘诀

最近病房收住一位“左面颊部小肿块”的一位老年患者。老人今年整好100岁,看上去只有80岁。她耳聪目明,性格开朗,一脸慈祥。我在为老人安置床位时便好奇地问一句:老人长寿的秘诀是什么?护送入院的孙子(我之前以为是他的儿子)随口答到:心善!我越发地对老人感兴趣,在她住院期间,我不时到她的床头和她对话,老人有问必答,思维清晰。了解到:老人家五世同堂。这次是她活100岁第一次住院,一生从未生过病;有两个儿子,都是人民教师,现已退休,没有女儿,大儿子今年82岁。老人一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大字不识一个。不抽烟,不喝酒,粗茶淡饭,吃素菜多,吃荤菜少。挂在她口头上的一句话是:与人相处,吃点小亏是福。要是遇到不顺心的事,她就努力想办法去解决,从不怨天尤人,从不发火生气,从不要强要胜,从未和任何人斗过口角;一生特别爱劳动,爱串门聊天,爱帮助别人,平平淡淡,经此而已。

不该说的话

患者92岁,是在敬老院意外跌倒致头部受伤急诊入住我科的,CT检查结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人意识模糊,极度躁动,胡言乱语。五个儿女都围在老人床边,你一嘴,我一声,大多是些相互埋怨的话,我忙前去制止,只见其中一个儿子,指着躁动不安的老人,一脸的怨气大声呵斥到:“你还活着干什么?怎么不早一点死啊!你还在这里装什么装?你这么害人呀!你还要害到我们哪一天啊?……”我听着非常气愤,上前指责到:你自己都是带孙子的人了,你对你的亲生老母亲,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她现在的表现是疾病所致,不是她有意装的……没想到第二天,老人因疾病抢救无效真的死了……老人死后第3天,那位“不孝”的儿子来科室办理出院手续,见面,我望望他,他也望望我,我还是忍不住郑重地甩一句:你还记得那天你对你病床上的老母亲说的话吗?子欲养而亲不待啊!现在感到后悔了吧!只见他自责地深深地低下头,一言不语,眼睛里满是泪水……

有一50岁左右的病人是因头部外伤昏倒在地,被一好心人发现后即送医院就诊入住我科的。经查找联络,病人的两个姐姐和姐夫们纷纷赶来。原来病人的老婆前几年已离家出走,丢下一儿子,现在县城某一中学读高三。也及时赶到,走到病房,就见两个姑姑忙迎上前去,拦着他,其中一个姑姑带着指教的口气慢慢地说:“侄子啊,你爸爸伤情较重,需要人配护,我患有椎间盘突出症,不能陪护你爸爸,你就不要再去上学了,等你爸爸好了,出去找个工打打算了”。另一个姑姑接着规劝道:“侄子啊,我也有病,也不能陪护你爸,你就放弃学业来配护你爸吧……”望着他的两个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差的姑姑,听她们的一席话,我感到心寒:你的侄子已经失去了母亲,作为亲姑姑们要倍加关爱他呀,全力支持他读书考大学。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携起手来扶植他呀,怎么就轻易叫他不再上学呢?真不该说这番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