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医疗科研 / 科研管理

从院长视角看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之强化政府投入责任

阅读次数:10509 编辑: 吴东 信息来源: 院长 发布时间:2014-06-13
[字体:  ]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等一系列医改文件精神,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总结改革的意见》(皖政[2012]98号)和一系列配套文件,肥东县人民政府制定了改革的实施方案。我院是卫生部重点联系县医院,是全国300个县级医院试点单位之一,2012年自行试点,2012年底全省21个试点县之一。从自行试点到全省推开,我们深切体会到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成效如何,取决于强化政府责任,尤其是增加政府投入。

本次改革是以取消药品零差率为切入点,带动补偿机制、保障机制、人事制度等一连串改革。而取消药品零差率后,如何使医院正常运转,是一个重要课题。医院收入从原来的药品差价收入、政府投入、医疗服务收费三项资金来源,变革为政府投入和医疗服务收费两大块,而现阶段农民收入有限,加上医保资金保障有限,所以医疗服务收费不可能大幅度提高,只能略有提高,那么政府投入机制的建立对医院的生存,对改革的成功就至关重要了。

拿我院2013年为例,取消药品零差一年损失1186万元,还不包涵大型设备检查降价的费用(65万元),按照省里补偿方案,25%的部分得财政承担(326万元),门诊察费171万元(应补助719万),护理费增加81.7万,手术费增加80.3万,床位费增加20万,共增加679万元。1251万元与679万元相差572万元,可见现行的补偿方案弥补不了药品零差率和设备检查降价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医院每年比原来少收入572万元,这对一所县医院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如果得不到解决将使医院的收入大幅下降,使职工的福利大幅下降,将挫伤医院和职工的积极性。县人民政府2013年将医院离退休人员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这样一年解决了655万元,县政府在医改进程中起到坚强后盾的作用,使我院总的资金盘子没有减少,医院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

几点思考:

1.本次医改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改革政府对医院的管理模式、投入模式、补偿模式等,说明本次医改是首先要落实政府责任,同时加强医院内部管理,使医院正常运转,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目前往往出现一些误区,主要是观念上的误区,政府及其组成部门首先要在落实出资人责任上下工夫,要自查一下自己的责任是否尽到,是否确定在本次改革勇于担当,而不是各级都不断检查“你们改得怎么样”,政府监管是责无旁贷的,但首先要自检,自己的责任落实如何,政府所承担的责任也是责无旁贷的。

2.我们的感觉在一年多的试点中,取消药品加成所造成的损失,省级财政补贴占25%,提高医疗服务费占28%,尚有48%的损失没有着落,省级财政在其中发挥了较少的作用,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3.肥东县人民政府在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500万元,设备购置投入1000万元,新院区建设实行交钥匙工程,无疑为县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但其他县由于经济状况和其他原因很难达到这个保障水平,因而不具共性,省级财政保障机制没有形成。

4.如果一个医院始终被经济压力所困扰,处于一种“吃上顿没下顿”的状况,一个院长整天为怎样使职工的福利待遇不减少而坐立不安,那么要医院去全面体现公益性恐怕是很困难的,只有在有能力调动积极性的前提下,才能有精力去抓公益性,否则会造成政府不满意、医院不满意、医务人员不满意、患者不满意的局面。

5.建议省一级的顶层设计要务实、合理,政府要敢于担当,该省级补偿的补偿要到位,不可玩文字游戏,不要造成从理论上看能补偿到位,在实际操作中绝对补不到位,而且缺口很大。

6.本次医改四个方面看效果,“群众负担能降低”、“医疗收入不减少”、“医保基金可承受”和“医务人员受鼓舞”,看样子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医保基金无法承受33元的门诊诊察费就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应该无条件得到贯彻落实,如果不能解决该问题,必然导致医改受挫。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加快公立医院改革首要任务是落实政府责任。综观建国以来的历次医改,凡是政府投入不到位的都很难以取得好的成效,本次医改这个问题依然存在。难怪专家学者在中央级大报撰文“政府责任:现况有悖初衷”。(本文系《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约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